吴应熊自己也没有想到,竟会在建宁疯了之后真正爱上了她。
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建宁身上,每天一下朝,就回到府中陪伴建宁,同她一起看戏,下棋,喝茶,吃点心,不论她喜欢做什么,他都会陪她。
有时候她半夜来敲他的门,说想吃城南门口的馄饨,他也会立刻套上马车陪她一起去。
他活了半世人,到如今仿佛才忽然有了过日子的心,才能在平实的日子里过出甘心快乐来。
他的快乐非常简单,就是宠爱建宁,讨建宁欢心。
他甚至掘了后花园里最钟爱的梅树林,全部依照建宁的心思改种桃花。
那些树龄超过十年的梅花树被连根掘起,轰然倒下,发出那样深沉悲凉的叹息,就好像倒下的是一个时代。
吴应熊帮着建宁在坦然曝『露』的树洞里种下桃树,还很有兴致地催促建宁同时埋下两坛酒。
建宁说,桃花酒要用没结过果子的桃花来浸酿,可惜自己没有女儿,不过也没关系,那酒,就留着吴青成亲的时候喝吧。
她说这番话的时候,笑得那样满足,快乐,毫无保留。
吴应熊的心就忍不住又疼了起来。
桃花开了又谢,转眼十二年过去了。
十二年中,发生了多少大事,康熙帝用计擒了鳌拜,终止四大臣辅政的局面,终得亲政,并于康熙十二年三月正式提出"
削藩"
。
朝臣意见相左,争论不休,以为三藩占据南方一线,握有重兵,朝廷若是轻举妄动,必兴战事。
太皇太后大玉儿也特地召进孙儿来劝他三思,然而康熙坚持说:"
三藩拥兵自重,侧目朝廷,又每年向朝廷要求大量饷银,天下赋税,半耗于此。
吴三桂更是蓄谋已久,不早除之,必将养痈成患。
今日是撤亦反,不撤亦反,不如先发制人,倘若天佑我朝,逆贼必不足为忌。
"
"
撤藩"
既成定局,吴三桂闻讯暴怒。
他倥偬半生,一旦交出兵权,便于平民无异了。
虽然他的财富已足可保后半生衣食无忧,然而权势却是土崩瓦解,部下更是归入八旗,沦为士兵,而且是旗军中最没有地位的汉人士兵。
很显然,大清朝廷已经决定过河拆桥,鸟尽弓藏。
是可忍孰不可忍,他吴三桂只得一反!
然而吴三桂知道,儿子吴应熊在京为质,倘若自己这边有什么轻举妄动,儿子的『性』命不保。
更何况,自己搏命拼杀是为了什么,打下江山来,还不是让儿子去坐吗?倘若吴应熊有什么三长两短,纵然自己做了皇帝,又有谁继续大统?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